December
2013
左眼清晰 右眼朦朧
發(fā)布者: 瀏覽次數(shù):2479
一雙眼睛卻有兩種視覺,左眼清晰,右眼朦朧。朋友說需要過去配一副眼睛。其實何必呢,當你想看清這個世界的時候,就用左眼睛看;當你不想看清楚這個世界的時候,就用右眼睛看。世界本身就是矛盾的,何必強求去完美。
奢侈是種生活,而乞丐同樣是種態(tài)度。世界是一樣的,但感受卻是不同的,窮有窮的快樂,愁得是艱難的生活。富有富的痛苦,愁得是更高的需求。但他們的共同點卻一樣都是孩子的思想教育。多少年以后塵歸塵,土歸土,多少煙云消散后,不過是在大地上多了一個土丘,或大,或小。只能證明曾經(jīng)來過,從天堂到地獄,我們只是路過人間。
愛過,痛過,恨過,迷茫過,也曾頹廢過。總是看不透太多的事情,窮則獨善其事,達則兼濟天下,一種生活兩種態(tài)度,就像自己的兩雙眼睛,左眼清晰,右眼朦朧。當看不慣一件事情的時候為什么不試著用朦朧的眼睛去看呢。 生活節(jié)奏加快,飛揚的不再是長發(fā),而是物價。揮舞的不是青春,而是股票。憧憬的不再是夢想,而是居房。
我們一直在現(xiàn)實和夢想中罅隙里苦苦掙扎,渴望著精神上的慰藉。我們在蕓蕓眾生中苦苦追尋,希望獲得眾人的認可。而回首已千年,千年明月依舊在,物是人非何時歸。曾經(jīng)以為生命有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肉體的形式,而另外一種是精神形式。佛曰:用萬事輪回,歷盡艱難方可成佛。于是乎,人人皆苦難人生,將幸福寄托來世。用肉體上的承受艱難痛苦,奮力掙扎換取來世精神上的安慰。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換來的不是來世的慰藉,卻換來了很多所謂的富二代。我們迷茫,迷茫的是今生為何艱難掙扎,卻不得安慰,孩子們也痛苦,痛苦的是沒有了追求,豐富的物質(zhì)如何去慰藉精神上的空虛。
我們一直在現(xiàn)實和夢想中罅隙里苦苦掙扎,渴望著精神上的慰藉。我們在蕓蕓眾生中苦苦追尋,希望獲得眾人的認可。而回首已千年,千年明月依舊在,物是人非何時歸。曾經(jīng)以為生命有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肉體的形式,而另外一種是精神形式。佛曰:用萬事輪回,歷盡艱難方可成佛。于是乎,人人皆苦難人生,將幸福寄托來世。用肉體上的承受艱難痛苦,奮力掙扎換取來世精神上的安慰。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換來的不是來世的慰藉,卻換來了很多所謂的富二代。我們迷茫,迷茫的是今生為何艱難掙扎,卻不得安慰,孩子們也痛苦,痛苦的是沒有了追求,豐富的物質(zhì)如何去慰藉精神上的空虛。
貧困的人把希望寄托與來生,拼搏的人將快樂寄托與孩子,而已經(jīng)得到物質(zhì)享受的孩子卻迷失了幸福,精神產(chǎn)生了空虛。于是乎,宗教的信仰在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我們把所有能實現(xiàn)的和不能實現(xiàn)的都寄托給了宗教信仰。因為宗教的信仰教導(dǎo)我們?nèi)绾稳邸H欢?,無論是戰(zhàn)爭還是中古世紀領(lǐng)導(dǎo)勸的爭奪都無可厚非的貫穿者宗教的影子,事實上我們所信仰的宗教沒有沒有讓我們懂得愛,卻讓我們學會了恨。
業(yè)務(wù)部:夏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