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February
      2012

      每天學一點心理學

      發(fā)布者:   瀏覽次數(shù):2386


        ◎韋奇定律
        ——不要讓閑話動搖了你的意志
        即使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

      “韋奇定律”。它是由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渥.韋奇提出的。
        韋奇定律有以下觀點:
        一、一個人能夠擁有自己的主見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二、確認你的主見是正確的并且不是固執(zhí)的;
        三、未聽之時不應有成見,既聽之后不可無主見;
        四、不怕眾說紛談,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讓閑話動搖了你的信念。一旦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覺得那就是自己想

      要的,就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努力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
      ◎巴納姆效應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

      息的暗示,從而出現(xiàn)自我知覺的偏差。 即所謂的“從眾”。
           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有以下幾種途徑:
        第一,勇敢地面對自己。
        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不掩耳盜鈴,也不自欺欺人,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長,或以己之長比人

      之短。認識了解自己,從容面對自己的一切。不要覺得自己有“缺陷”就要把“缺陷”用某種方式掩蓋起

      來,這樣的人后果只是自己騙了自己。
        第二,培養(yǎng)一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
        判斷力是一種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的能力,信息對于判斷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視,沒有收集相

      當數(shù)量的信息,很難做出明智的決斷。沒有人天生就擁有明智和審慎的判斷力,所以需要我們主動去培養(yǎng)

      自己這種能力。
        第三,以人為鏡,通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自己。
        在比較的時候,對象的選擇至關重要。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相當?shù)娜藖磉M行比較,找出

      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這樣認識自己,才會相對客觀。
        第四,要善于總結。
        通過對重大事件,特別是重大的成功和失敗認識自己。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了解自

      己的個性、能力的信息,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最容易暴露自己

      的真實性格。
      ◎杜根定律
        ——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D.杜根是美國橄欖球聯(lián)合會前主席,他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說法:強者未必是勝利者,而勝利遲早都屬

      于有信心的人。換句話說,你若僅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這就

      是心理學上的“杜根定律”。  
        在體育競技中,自古希臘以來,人們一直試圖達到4分鐘跑完l英里的目標。人們?yōu)榱诉_到這個目標,

      曾讓獅子追趕奔跑者,也曾喝過真正的虎奶,但是沒人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于是,許多醫(yī)生、教練員和運動

      員斷言:使人在4分鐘內跑l英里的路程,那是絕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骨骼結構不對頭,肺活量不夠,

      風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實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個人首先開創(chuàng)了用4分鐘跑完l英里的紀錄,這個人就是

      羅杰.班尼斯特。更令人驚嘆的是,在此之后的一年,又有300名運動員在4分鐘內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他

      們相信自己,因為他們知道,既然羅杰能做到,他們也能做得到。如果沒有自信他們不可能創(chuàng)造奇跡。
            美國的哈佛大學進行了一次調查,一個人勝任一件事,有85%取決于他的態(tài)度,15%取決于他的智力

      。如果他自信,事情肯定會辦好。所以一個人的成敗取決于他是否自信,假如這個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

      會扼殺他的聰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跨欄定律
        ——把挑戰(zhàn)困境看作一種享受
        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于他所遇到的困難的程度。豎在你面前的欄越高,你跳得也越高。當你遇

      到困難或挫折時,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嚇倒,只要你勇敢面對,坦然接受生活的挑戰(zhàn),就能克服困難和挫

      折,取得更高的成就。這就是著名的跨欄定律??鐧诙墒且晃幻邪①M烈德的外科醫(yī)生發(fā)現(xiàn)的。
        阿費烈德在解剖尸體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糟,相反在與

      疾病的抗爭中,為了抵御病變,它們往往要代償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機能強。這個發(fā)現(xiàn)最早是從一個腎病患

      者的遺體中發(fā)現(xiàn)的。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只患病的腎時,他發(fā)現(xiàn)那只腎要比正常的大,另外一只腎也

      大得超乎尋常。在多年的醫(yī)學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fā)現(xiàn)包括心臟、肺等幾乎所有人體器官都存在著類似

      的情況。
        因此他撰寫了一篇頗具影響的論文。他認為患病器官因為和病毒作斗爭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斷增強。假

      如有兩只相同的器官,當其中一只器官死亡后,另一只就會努力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從而使健全的器官變

      得強壯起來。
           問題的大小決定了答案的大小。就像蚌把沙子變成了珍珠,我們要善于把局限變成優(yōu)勢。障礙使我

      們更強大。英國有一句老話:如果這件事毀不了你,那它就會令你更加強大??嚯y并不是絕對的,它對弱

      者是萬丈深淵,對強者來說卻是向上的階梯。疾病也一樣,它使弱者的臟器受損,最后奪取弱者的生命,

      疾病同樣能使強者的臟器更加強大,使人的抵抗力更加頑強。
      ◎詹森效應
        ——別讓壓力成為心靈的羈絆
        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被寄予奪金厚望的中國男子體操世界冠軍李小鵬在男子單項比賽中發(fā)揮失常,僅

      獲得一枚雙杠銅牌。而在2003年世界體操錦標賽時,他卻獲得了這兩個項目的冠軍,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

      奧運會的雙杠金牌得主。由此我們不能說他沒有奪金的實力,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他的這次“失誤”呢?

      事實上,他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發(fā)揮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況給自己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心情緊張。李小鵬的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所要說的“詹森效應”。
        詹森效應主要起源于有一名叫詹森的運動員,這名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

      卻連連失利,讓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難看出這主要是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由此人們把這種平時表現(xiàn)

      良好,但由于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xiàn)象稱為詹森效應。
           如何避免詹森效應?
        第一,摒棄心中的非理性觀念。
        許多帶有焦慮、緊張的人經常對自己或對別人說:“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成功?!薄叭绻沂?

      了,我就會沒有價值,別人就會看不起我,我會很沒面子。”“如果發(fā)揮的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毀了。”

      這些話縱然能增強我們奮進的決心,但也容易引起焦慮,不利于正常水平的發(fā)揮。要想避免詹森效應,在

      平時就應當注意矯正這些不正確的想法,養(yǎng)成以平常之心對待生活中的“競賽”的良好習慣,減少緊張情

      緒,更好地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
        第二,要平心靜氣地走出狹隘的患得患失的陰影。
        不要總是去貪求成功,而是只求正常地發(fā)揮自己的水平。人生的“賽場”是高層次水平的較量,同時

      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樹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獲。最終定會

      交付人生滿意的“答卷”。
      ◎冰激淋哲學
        ——逆境是一種磨練
        賣冰激淋必須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天顧客少,會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

      生存,就再也不會害怕夏天的競爭。同樣,只有吃過苦的人才知道享受生活的美好;經歷生死的人才知道

      生活的安逸是多么快樂;所以,要想在順境中事業(yè)能夠蒸蒸日上,那么就必須在逆境中經過一番錘煉,這

      就是由臺灣著名的企業(yè)家王永慶提出的“冰激淋哲學”。
      左右逢源的社交心理學
      ◎首因效應
        ——千萬別小看第一印象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會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

      效應。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xù)的時間也長,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對于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
        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yōu)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首因,是指首次認知客體而在腦中

      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

      以后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而最初的0.25至4秒給對方留下

      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不要小看這短短的4秒鐘,別人對你這個人75%的判斷和評價都由此而來。所以別人第

      一印象中的你不管是不是真實的,以后你留給別人的這種印象都很難改變。
      ◎名片效應
        ——相似感會快速拉近雙方距離
        蘇聯(lián)心理學專家納季拉什維利提出了“名片效應”,所謂名片效應指的就是在人與人的交際中,如果

      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

      心理距離,更愿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這里,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所表明的態(tài)度和觀點

      如同名片一樣把你介紹給對方。恰當?shù)厥褂谩靶睦砻保梢员M快促成人際關系的建立,掌握“心理名

      片”的應用藝術,對于人際交往以及處理人際關系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有這樣兩個有趣的社會心理實驗:在一個實驗中,首先讓被試者看很多人的照片,有的照片讓被試看

      了25次之多,有些照片卻只讓看一兩次。然后,讓被試者說說他們比較喜歡哪個人,結果,被試者都會比

      較喜歡照片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那個人。
      ◎親和效應
        ——像磁鐵一樣吸引別人
        親和效應的主要含義是:人們在交際應酬中,往往會因為彼此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之處或者相似之處

      ,從而感到相互之間更加容易接近。這種接近會使雙方萌生親密感,進而促使雙方進一步相互接近、相互

      體諒。一般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往往存在一種傾向,即對于自己較為親近的對象,比如,有共同的血緣、姻緣、地

      緣、學緣或者業(yè)緣關系,有相似的志向、興趣、愛好、利益,或者是彼此共處于同一團體或同一組織的人

      ,會更加樂于接近。我們通常把這些較為親近的對象稱為“自己人”。
        一個人如果想要讓身邊的同事、朋友把自己當成“自己人”,除了本無法改變的血緣外,就要懂得與

      他人的相處之道。主動讓別人對自己產生好感,認同并喜歡自己,就需要拿出“親和力”。只有這樣的人

      才會把周圍的人吸引到自己身邊來,才會讓別人認同自己,把我們當成“自己人”。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中文字幕韩国三级理论,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 沈阳市| 开原市| 斗六市| 兴业县| 遂宁市| 宁国市| 依安县| 类乌齐县| 邵东县| 威远县| 保康县| 怀化市| 新兴县| 平阳县| 汉阴县| 蓬安县| 美姑县| 济南市| 凤城市| 杂多县| 文水县| 分宜县| 民和| 绩溪县| 琼结县| 阜阳市| 尤溪县| 盐城市| 永丰县| 长寿区| 浦城县| 南岸区| 福州市| 开化县| 姚安县| 封丘县| 北京市| 石屏县| 铁岭市| 桐乡市|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