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11
心態(tài)決定生活
發(fā)布者: 瀏覽次數(shù):2325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的心態(tài)隨著生活的每一天的開始漸漸變的開朗、平淡的注視著周圍的一切,或許生活中我們,更多時候沒有那么槽糕,我們?yōu)樽约涸O(shè)置遠大的目標,所謂的目標是富裕的生活,更高層次的享受,更是為自己禁錮于無形的套子中,將自己埋在深深的泥土里,舉手間無法呼吸,甚至為此喪失了本來的自己,魯迅先生說過:“他希望以后的晚輩不因生活而奔波?!比缓筮^了五六十年后的我們,亦是如此的奔跑著,努力著,追逐著,等待重新光明生活。
所謂生活需拿得起,放得下,內(nèi)心似李白這浪漫主義的詩人,拋開一切束縛,任憑思想自由飛翔的鳥兒;向往慕陶淵明式的生活,與世無爭。做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喜歡的字,身心都陶冶于自然那美妙的清新之間。我欽佩魯迅,也要追隨他的戰(zhàn)斗精神,卻不想做為他;做一個真正的魯迅很辛苦,不但在社會上與黑暗搏斗著,在思想中也不斷地斗爭著,他為了集體的利益犧牲了個人的利益,得之寂寞的生涯唯有號角不斷被他吹響,向黑夜發(fā)起一再的沖鋒,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我喜歡李白,我欽佩魯迅,我向慕陶淵明式的生活。我做不了魯迅,只能做我自己。一邊按著自己的喜好做人,一邊根據(jù)自己的理想生活。
盡管每天的生活忙忙碌碌,可謂忙里偷點閑,苦中做樂一點甜,聽著美妙的音樂,欣賞著樸實無華的文字,喜歡哲學,只因它帶給我生活的改善,思想的沖擊,讓自己的眼前豁然一亮,一切的煩惱在瞬間釋然,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自己的一切,我喜歡跟對生活樂觀的朋友在一起聊天,對未來充滿信心,排斥消極面對社會,抱怨生活中的人或事,人活著為了享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生短短幾十秋,何必讓自己的每一天在虛華無度、悲觀慘淡的面對?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事無完事,漸漸學會笑著面對周圍的一切,用樂觀的心態(tài)看待一切的發(fā)生,一切來源于自然,消失于自然,輕輕的,不留下一片印記,仿佛未曾來過。不苛求也不要求,不希望也不奢望,保持一份淡定平靜的姿態(tài)猶如湖中的水,襯托出自然界的優(yōu)美,使人心曠神怡。
對待身邊的所發(fā)生的事,我們何不保持一份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的姿態(tài)去面對,以平靜、淡定的方式去認識它,此刻的你需要隨時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所想、所思、所做。使笑聲洋溢自己,灑脫傳遞周圍,營造一份和諧溫馨的場面。
文字摘自于高露露演講詞